隧道往往修筑在地形復雜的關鍵區域,是交通貫穿的重要節點,更是安全風險的防御難點。在長期的服役過程中經受外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拱頂開裂、滲漏水、襯砌損壞、隧道內空氣污染等病害現象。
隧道工程建造費用高、服役期長、結構安全影響因素多且不可拆除重建,因此對隧道的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與評估極為重要。
▋某越江隧道監測項目
該隧道是黃浦江底最長最深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于2015年12月30日貫通。隧道全長5.26公里,最大埋深達59m,下穿高危易爆石化管線,結構要求極高。
對該隧道中央逃生通道的沉降進行自動化安全監測。采用靜力水準儀進行沉降監測,分為黃浦江南、北側兩條測線,共2個基準點,60個測點。
通過疊合同感云數據管理平臺得到的數據曲線及上海水務局公布的沙港水位可以看出:黃浦江水位的潮汐變化對越江隧道的沉降產生了周期性的影響,且沉降曲線與水位曲線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
▋某高速隧道施工期監測項目
該隧道為高速施工期隧道,為了保證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穩定安全,評價隧道的穩定性能,實現動態施工的目的,對隧道斷面收斂情況進行監測。
隧道每隔5m設置一個監測斷面,每個斷面對稱設置拱頂、拱肩、邊墻5個靶標測點,在左右兩側各布設一臺機器視覺智能測量儀對靶標進行監測,拱頂靶標位于兩臺設備的重疊覆蓋區域內。數據管理平臺經過處理得到各邊收斂數據,當數據發生異常時可通過現場和數據管理平臺進行多渠道報警。
監測系統自安裝至今,數據連續性良好,個別點有小幅突變,整體變形較小,監測曲線與現場實際工況相符。
? 版權所有: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